《中國財經報》——陳毓圭:在推進行業發展中堅持以人為本
2013年2月21日,《中國財經報》刊載中注協副會長兼秘書長陳毓圭署名文章《在推進行業發展中堅持以人為本》。現轉載如下:
在推進行業發展中堅持以人為本
陳毓圭
十八大報告主題恢宏,立意高遠,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以人為本的思想光輝。報告中,“人民”一詞出現145次,“以人為本”出現5次,凸顯了黨中央把以人為本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作為科學發展觀核心立場的堅定承諾,具有深刻的真理性、強烈的現實性、長遠的指導性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民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標,從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僅體現在人民物質生活條件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上,也體現在人們精神生活的豐富和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上;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人民的力量為促進發展的根本動力,在激發動力、保護動力、珍惜動力、涵養動力上多做文章;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人民在建設和發展中的主體地位,不僅給人民群眾帶來實惠,還讓人民群眾自己創造實惠,不僅讓人民群眾做蛋糕,還讓人民群眾有權分蛋糕;讓人民感到幸福,而不是“被幸福”。
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要求,就要在工作思路上樹立以人為本,把人民群眾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揮黨的優良傳統和獨特優勢,凝聚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實現群眾的根本利益。要在政策制定上體現以人為本,在法律法規的制定和調整、方案規劃的編制過程中,始終堅持尊重群眾主體地位,順應群眾創造熱情,給群眾表達主張、參與管理、合理選擇提供更廣大空間。要在體制制度上保障以人為本,不斷改進和完善制度機制,切實形成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的體制和制度。要在業務工作上堅持以人為本,在開展業務、基層調研、交流訪談等各項工作中,善于掌握和運用科學的工作方法,使各項工作更加全面、及時、廣泛和深入,切實把握人民群眾利益訴求。
注冊會計師行業作為高端服務業的重要代表,作為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力量,服務著全國350萬家企事業單位,服務于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各個領域。中注協承擔著法律賦予、財政部門黨組委托、協會章程規定的行業管理職能,服務著60萬名考生、30萬名注冊會計師和從業人員、10多萬名非執業會員,以及8000多家會計師事務所。如何為注冊會計師行業服務好,為廣大注冊會計師和考生服務好,把公眾利益維護好,把會員的主體精神激發好,把行業固有的“人本”原則堅持好、發展好,中注協深感責任重大。十八大報告強調把以人為本作為核心立場,為中注協更加有效地履行行業管理職能、更加充分地發揮行業功能作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準繩。具體說來,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倚重市場力量,推動行業科學發展。市場力量是人民群眾自主選擇的重要體現。十八大報告強調,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這意味著更加尊重市場規律,給人民群眾更多選擇的機會,更大程度、更廣范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讓群眾監督的力量發揮作用。中注協要在注冊會計師行業工作實踐中,認真落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的要求,進一步激發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主體精神,堅持把管理和服務與市場機制結合,通過市場需求、市場拓展,引導行業的發展;建立行業信息公開機制,通過市場評價、民事責任追究等,使會計師事務所在市場和公眾的監督下不斷矯正自己的執業行為。
二是完善民主決策,激發自主管理動力。民主決策是創新社會管理和推進協商民主的內在要求,是以人為本在行業管理上的重要體現。十八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主人翁精神,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中注協要在注冊會計師行業工作實踐中,不斷健全行業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包括代表大會制度、理事會制度、專業(專門)委員會制度等在內的民主管理機制,發展和完善以會員為中心的行業管理和服務職能,進一步探索行業自我管理的運行機制,增強自我管理功能,激發行業自我管理動力。
三是重視人才培養,提升自我發展能力。注冊會計師專業素質的提高,是注冊會計師行業自主發展的主體條件。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加快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布局,造就規模宏大、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推動我國由人才大國邁向人才強國。中注協要在注冊會計師行業工作實踐中,牢固堅持誠信建設這條主線,深化職業道德建設,注重人才專業素質的提升;更加重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深化行業領軍人才培養戰略,統籌推進各類人才建設,造就一支素質優良的行業人才隊伍。
四是深化服務指導,優化行業發展條件。改進和優化管理方式是激發會員主體精神的必要條件。十八大報告強調,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強化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在社會管理和服務中的職責,引導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充分發揮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中注協要在注冊會計師行業工作實踐中,更加注重處理好行業管理與服務的關系、宏觀指導與發揮會員主體精神的關系,更多地通過發布指南、指引、指導目錄等形式,在專業指導上下更大的功夫;不斷推進政策和制度的完善,在優化執業環境上下更大的功夫,為充分發揚注冊會計師主體精神創造更好的條件。
五是強化制度保障,明確主體權利和責任。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注冊會計師主體精神的發揚需要制度的保障。十八大報告強調,要把制度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并對落實“以人為本”、保障人民主體地位、接受監督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體制、制度要求。中注協要在注冊會計師行業工作實踐中,在深刻認識行業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不斷完善包括各項法律、規章、執業規范在內的行業發展制度體系,進一步明確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監督機構、客戶等各行為主體的權責邊界,屬于注冊會計師應有的主體權利應當落實到位,應由注冊會計師承擔的責任應當歸屬準確,增強廣大注冊會計師的行為預期,提高他們自我開拓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使他們真正成為行業發展的主體力量。
(本文為作者在財政部機關黨委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司局長交流論壇上的發言摘要)
分享到:
會員登錄